長餘輝發光材料
長餘輝發光材料,又稱為非放射性蓄能發光材料、自發光材料、自發光粉、新型蓄能發光粉、太陽能蓄能發光材料或長餘輝蓄能發光材料。此種材料不同於反射材料,只需吸收自然光(日光)或燈光,具有顯著的節能、環保、安全、免維護與應用範圍廣等優點。其特性在於只需吸收10~20分鐘的各種照射,便產生自發光的功能,可在暗處持續發光12個小時以上,其發光強度和持續時間是傳統發光材料的30-50倍,且穩定性、耐候性優良,可彌補傳統自發光材料在應用中的不足。長餘輝現象的發現到20世紀的90年代以前,性能最好的長餘輝材料屬於金屬硫化物體系。它們的特點為發光顏色多樣化、可涵蓋藍光到紅光波長的可見光,而且體色鮮艷、激發性能優良,但其缺點分別是發光時間短、發光強度低、化學性能不穩定等。目前紅色長餘輝材料的發展也有很大的進步,性能最好的紅色長餘輝材料之發光強度可達傳統硫化鈣系列的6倍以上,餘輝時間可達5-8小時。自1992年起,新型鋁酸鹽長餘輝材料的發展十分迅速,它的發光強度、發光時間及化學穩定性都較傳統硫化物優越,長餘輝材料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在鋁酸鹽系長餘輝材料實現了藍紫、藍綠、黃綠、黃橙色發光,其中的藍綠和黃綠兩種長餘輝材料是目前發光性能最好的長餘輝材料。
目前商業上的發光顏料是粉末狀光致蓄光發光材料,可吸收各種可見光而發光功能,並可多次迴圈使用。蓄能發光材料大多採用高溫固相反應合成稀土啟動鹼土金屬矽鋁酸鹽長餘輝發光粉,可發出綠、淺綠、淺黃、黃、藍、紅、橙等多種顏色,既適合於白天觀看,又利於夜間發光,是一代新型、長效、環保型長餘輝發光材料。對於波長450 nm以下可見光,具有很強的吸收能力,比傳統的ZnS型夜光材料,高出數十倍,杜絕了夜光材料中的放射性元素,是目前國際上的一種高技術材料。該材料在太陽光、黑光燈、鹵素燈、螢光燈和其他含有紫外線光源的激發下,發出明亮的黃綠色光。發光顏料產品中不含放射性元素,可作為一種添加劑,均勻分佈於塗料、油墨、塑膠、纖維、陶瓷、玻璃等各種透明型介質中,進行發光功能。
一般稀土光感發光變色材料共分為以下系列產品,簡述如下:
1鹼土鋁酸監材料:外觀為淺灰、淺綠淺黃和黃綠色,光感顏色分別為藍紫色、藍綠色、黃綠色。
2鹼土矽酸鹽材料:可發出藍、藍綠、黃綠色之光。
3鹼土矽鋁酸鹽材料:發光顏色為黃綠色。
4.硫化物或硫氧化物體系材料:該系列材料的發光顏色為喜慶的橙或紅色光。
5混合型光感材料:可經混合各種發光材料調配達到所需發光色彩,體色鮮豔。
資料來源:1. ”發光纖維之製造與應用”,作者:吳文演
2.徐振源,紡拓會,流行快訊